文章来源于《中国冶金报》 冶金传媒
武磊
日前,Tenaris(泰纳瑞斯)、Vallourec(瓦卢雷克)、TMK(俄罗斯钢管冶金公司)等几家大型国际钢管企业半年报相继出炉,“减收、减产、亏损”等成为多家企业半年报的主题词。自2014年中期国际油价开始快速下跌以来,这几家企业的经营业绩持续下滑,今年上半年降至新低。虽然经营形势普遍偏弱,但这几家企业在经营方面仍有一些亮点可寻。不过,由于下半年国际油价走势依然充满变数,这几家企业对未来几个月的业绩预期难言乐观。
上半年经营业绩惨淡
2016年1月~6月份,Tenaris销售无缝管76.1万吨,同比减少33.8%;销售焊管22.6万吨,同比减少24.7%;实现营业收入23.8亿美元,同比减少42.3%;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同比减少58.5%,EBITDA率为13.8%,同比降低5.4个百分点。除了管材销售量和价格下降外,因为产线利用率低导致的固定成本比例升高和高额遣散费也是吞噬利润的重要原因。
1月~6月份,Vallourec无缝管销售量为57.2万吨,同比减少26.1%;营业收入为14.34亿欧元,同比减少30.7%。营业收入减少主要是因为销售量下降,汇率变化也起到负面作用,而且产品结构和价格也不理想。EBITDA为-1.04亿欧元,EBITDA率为-7.3%,同比降低10.5个百分点。
相比之下,俄罗斯巨头TMK减产幅度明显较小,特别是无缝管,上半年销售量为115.1万吨,同比减少5.1%;焊管销售量58.5万吨,同比减少21.5%。TMK在俄罗斯管材市场处于领导地位,特别是在OCTG(石油专用管材)和LDP(大口径管)市场优势更加明显。得益于俄罗斯钻井活动强度有增无减,上半年TMK在该市场OCTG销售量同比增加9.1%。
美洲市场成为重灾区
从在各市场区域的营收情况来看,Tenaris管材板块上半年在北美地区的营业收入同比减少58.3%,在南美地区同比减少37.6%,在欧洲同比减少30.6%,在中东地区和非洲同比减少21.3%,在远东和大洋洲同比减少64%;Vallourec在北美地区的营业收入同比减少63.7%,在南美地区同比减少43.3%,在欧洲同比减少33.4%,在亚洲和中东地区同比持平,在世界其他地区同比增加61.4%;TMK在北美地区的管材销售量仅为15.1万吨,同比减少57%,远远高于其在俄罗斯市场1.6%的降幅。
明显可见,作为全球油气开采和相关用管最主要的市场,上半年的美洲市场已经成为各大国际钢管企业的重灾区,低油价引起的钻采强度减弱导致油井管和与油气输送、炼化相关的管线管需求大幅度下降是管材销售下降最主要的原因。今年上半年,Brent(布伦特)原油期货均价为41.28美元/桶,同比下降30.5%;WTI(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油)原油期货均价为39.85美元/桶,同比下降25.3%。据统计,上半年美国和加拿大平均开工钻机数量同比减少56%,而世界其他地区则只同比减少了19%。
在需求减少的同时,来自北美本地区的钢管和进口钢管之间激烈的价格竞争也降低了企业的盈利水平。相关数据显示,上半年美国油井管现货平均价同比下降36%,管线管现货平均价同比下降26%。与市场冷清相伴的是依旧高企的库存水平,据美国《Preston Pipe & Tube Report》统计,2016年6月份,美国OCTG库存仍相当于10个~11个月的消耗量,虽然比最高点时有所下降,但与4个~5个月消耗量的理想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除北美市场以外,上半年南美地区市场形势也不乐观。在巴西,虽然雷亚尔贬值暂时停止,但经济状况依然不佳,上半年巴西汽车销量同比下降25%,铁矿石价格同比下降13%,巴西石油公司虽然仍对开采盐下石油资源保持较高热情,但其对油气开采的整体投资依然大幅度缩减。
美洲市场是Tenaris、Vallourec等国际钢管企业的最大市场,常年占据其营业收入的50%以上,也是TMK的重要海外市场。特别是北美油气用管市场,因为需求规模庞大、价格相对较高,曾是这些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美洲市场的低迷,直接导致几家国际钢管企业上半年业绩大幅下滑。
第二季度部分领域显出恢复迹象
虽然上半年几家国际钢管企业的经营业绩普遍同比下降,部分经营指标甚至滑落到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点,但事实上进入第二季度以后,部分领域已经显示出一些恢复迹象,突出表现就是一些业绩指标环比第一季度有了明显增长。
Tenaris第二季度销售无缝管39.5万吨,比第一季度提高8%。其中,在欧洲的营业收入环比增加22%,得益于对工业和电力等客户的销售好转;在中东地区和非洲的营业收入环比增加16%,原因是中东地区对OCTG需求更加强劲,弥补了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需求的下降;在远东和大洋洲的营业收入环比增加26%,主要是在印尼的OCTG销量增加。
Vallourec第二季度销售无缝管32.1万吨,比第一季度增加7万吨。第二季度,Vallourec在电力领域的营业收入不但实现了环比增加67%,而且同比也增加了29%,主要得益于核电领域需求的快速反弹;在工业及其他产品领域,实现营业收入1.58亿欧元,环比增长35%。随着业绩指标的回升,Vallourec第二季度经营情况也开始好转,当季取得营业收入7.63亿欧元,比第一季度增长13.7%;EBITDA为-0.32亿欧元,而第一季度为-0.72亿欧元。
第二季度,TMK无缝管、焊管销售量分别环比增加4%和7.9%。除了俄罗斯市场的稳定增长外,在美国市场无缝管销售量环比增加42.6% 达到6万吨。其中,无缝OCTG销售量为5.3万吨,环比增加36.5%;焊管销售量环比增加30.8%,为2.8万吨。
未来几个月市场预期难言乐观
上半年国际油价曾一度回升到50美元/桶以上,全球能源市场为之一振。而对油价回升反映最直接的就是开工钻机数量。从5月末美国开工采油钻机数创下316台的历史极值后,这一指标就快速回升,在不足2个月时间里就增加了55台,增幅高达17.4%。虽然开工钻机数开始触底回升,但国际油价仍处在低位震荡波动之中,其影响因素也十分复杂,未来几个月国际油价走势依然充满变数,其对管材市场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滞后周期。因此,几家国际钢管企业对未来几个月的业绩预期难言乐观。
Tenaris认为,石油市场已经逐渐逼近供需平衡。北美钻机数在达到二战后最低水平后,在今年第二季度似乎触底回升。全球其他地区在油价低迷、油气公司经营状况不良的情况下,钻机数的回升还难看到希望。未来两个季度,Tenaris的销售量和利润还将受到北美钻探活动减弱、东半球市场价格竞争激烈的不利影响。目前,来自中东地区和西太平洋区域的订单情况较好,再加上北美钻机数可能继续增长,Tenaris预计到第四季度,其经营情况将有所好转,当季的EBITDA将出现回升。
Vallourec认为,2016下半年业绩将继续受到石油和天然气市场周期性低迷的影响。在美国,随着钻机数增加、OCTG库存减少,未来几个月油井管价格可能开始适度提高。在EAMEA(欧洲,非洲,中东和亚洲)区域,下半年的经营业绩依然受到2015年末和2016年初低订单量的影响,产品价格也会继续下降。巴西石油公司会更加专注于盐下资源的开发,这将导致油井管需求总量减少。预计,该企业在发电领域2016年的营业收入将大致保持2015年的水平,来自核电领域的需求增长将在2016年进一步放缓。在欧洲和巴西,来自工业领域的需求和铁矿石业务将继续低迷。
TMK预计,随着一些管线工程项目完工,第三季度俄罗斯市场LDP需求量将有所减少。在美国市场,TMK对二叠纪盆地和Eagle Ford(伊格福特区)等页岩区域的钻机数量恢复呈谨慎乐观态度。因为库存量依然较大,因此,美国市场管材销售量将无法在2017年前有显著回升。鉴于传统休假季的来临,预计第三季度欧洲工业用管销量会出现下滑。
石油“价格战”前景不明
特别要关注的是,近年来全球钢管行业特别是大型国际钢管企业经营业绩受油气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国际油价水平直接关联着大型国际钢管企业的经营效益。本轮国际油价下跌,一个重要原因是以沙特为首的“老牌”石油供应国与以美国页岩资源为代表的全球石油供应“新贵”之间,为争夺国际石油市场主导权而发生了“价格战”。沙特等国希望通过压低油价迫使成本较高的美国页岩油退出市场。
然而,随着油气开采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持续提高,美国页岩油气资源开采的成本不断降低,对油价下降的“抗压能力”持续增强。据报道,2014年底花旗银行等权威机构曾经表示美国页岩油盈亏平衡点在70美元/桶,但最新的同盟行业研究报告则显示,得克萨斯州一些地区页岩油开采成本已经低至22.52美元/桶。这表明,在低油价下,贡献全球石油市场边际产量的美国页岩油井的生存能力在不断增强,因此预计下半年北美地区开工钻机数将继续增加。虽然钻机数增加对钢管行业带来利好,但也预示着这场围绕着页岩资源生产的全球石油“价格战”可能会持续更长的时间。